
USI 部落格
第一手產業創新科技、應用與深度新聞
搜尋
- 10/21/2025
【研發超展開】數位類比轉換器(DAC)控制偏壓電流創新解決方案,智慧電源的關鍵突破

受訪者:王紹奎, Project Associate Manager of SAI PLM/R&D Hardware Development
在高速運算與智慧應用的時代,電源管理的穩定性與精度已成為系統效能的核心基石。無論是 AI 加速器、FPGA、ASIC,還是高速儲存設備,對於電源輸出電壓的要求越來越嚴苛。傳統透過更換分壓電阻來調整電壓的方法,不僅效率低下,也缺乏動態調節的彈性。
面對這樣的挑戰,環旭電子的開發團隊提出全新的 「數位類比轉換器(DAC) 控制電源轉換晶片偏壓電流解決方案」。這項創新技術不僅解決了精度、穩定性與靈活度的問題,更帶來了自動化與遠端控制的能力,為新世代電子系統提供了更高的設計自由度與可靠性。
傳統電源調整已難以滿足現代應用
傳統的電壓調整方式,主要依靠更換電阻來設定固定的輸出電壓。雖然簡單,但存在幾個關鍵痛點:
- 缺乏靈活性:每次調整都需要重新焊接或切換電阻,流程繁瑣且耗時。
- 精度受限:受限於電阻的誤差(常見 ±1%),實際輸出與理論設計值之間往往存在偏差。
- 溫漂問題:電阻受溫度影響明顯,容易導致電壓偏移,影響整體穩定度。
- 無法自動化:在需要大量測試或不同電壓模式切換時,傳統方式幾乎無法支援遠端或程式化操作。
智慧電源的關鍵突破:數位類比轉換器(DAC)控制偏壓電流
解決方案核心在於引入數位類比轉換器(DAC),透過程式化方式精準輸出電流,動態調整電源轉換晶片的反饋電壓。這種方法有兩種典型實現方式:
- 方式一:DAC 注入反饋 (FB)節點
透過 DAC 輸出的電流直接作用在反饋分壓網路上,達到微調輸出電壓的效果。
- 方式二:DAC 調整參考電壓(VREF)
若晶片支援外部參考電壓輸入,可直接以 DAC 輸出取代內建 VREF,實現更大範圍的電壓調整。
在此架構下,開發團隊選用了 MAXIM DS4424 電流型數位類比轉換器(DAC),它具備:
- 7 位以上解析度,提供細緻的電壓步進調整能力
- I²C 介面,便於與 MCU 整合,支援遠端與自動化控制
- 多通道設計,可同時調整多路電源,適合複雜系統環境
實際應用案例:U.2 SSD 測試平臺
為了驗證方案的效能,開發團隊在 U.2 SSD 測試平臺 上進行了應用。開發設定的需求:
1) 輸出電壓:12V ± 10%
2) 使用 DAC 動態調整,支援 10.8V 至 13.2V 的範圍
3) 由 MCU 根據電源檢測器回饋,自動修正輸出電壓

Fig.1 應用電路 / Fig.1 Application circuit
在實作中,開發團隊巧妙地將 DS4424 的不同通道用於粗調與細調:
- OUT0 粗調:每步進約 11.38mV
- OUT2 細調:每步進約 5.97mV
- 電壓調整誤差遠小於 1%
- 測試時間從傳統 rework(更換電阻)縮短為 1 秒完成調整
- 適合大量 SSD 測試流程,節省成本與時間

Fig.2 實測結果 / Fig.2 Measured Results
一張表看懂差異,為什麼 DAC 方案更優勢?
我們比較了 DAC 方案與傳統分壓電阻方式。相比於改變分壓電阻來調整輸出電壓,DAC 方案在調節精度、調節範圍、調節方式、自動化支持及溫漂影響等方面表現不同。

Fig.3 DAC 方案 vs 傳統分壓電阻方案 / Fig.2 DAC Solution vs Traditional Voltage Divider Resistor
當然DAC方案在成本、佔用面積及設計複雜度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弱勢,但整體在靈活性、精度與智能化上的價值,遠高於傳統方案,尤其適合高端電子應用。

Fig.4 DAC 方案 vs 傳統分壓電阻方案 / Fig.2 DAC Solution vs Traditional Voltage Divider Resistor
超越測試數據,DAC方案的真正影響力
綜觀所有前述的開發實例,DAC 偏壓電流解決方案能帶來幾項關鍵優化:
- 靈活度高:在複雜的電源系統中,往往需要同時對多路電壓進行偏壓測試。傳統更換分壓電阻的方式,不僅耗時,還需大量 rework 工作;而透過 DAC 方案,只需透過軟體控制,即可在 1 秒內完成調整,大幅提升效率。
- 精準調校:常用的碳膜電阻存在誤差範圍(例如 ±1%),容易導致實際輸出電壓與理論設計值出現偏差。而 DAC 方案則可藉由回授補償機制進行動態修正,確保輸出電壓的精確度與一致性。
- 彈性調節:傳統分壓電阻方式每組電阻僅能對應單一電壓值,缺乏彈性。反之,DAC 方案可在設計範圍內(±11%)實現連續且可控的電壓調整,滿足多樣化應用需求。
- 支援自動化:傳統方法若要改變電壓,必須在 PCB 上重新更換電阻,操作繁瑣且不可程式化;而 DAC 方案則能透過遠端命令直接調整,不僅支援自動化測試,也能更輕鬆整合至智慧化系統中。
FAQ 常見問題
1. 為什麼DAC控制比傳統電阻更適合高性能應用?
因為DAC能透過軟體精準調整,避免電阻誤差與溫漂問題,且支援自動化。
2. 這項方案是否適用於消費性電子產品?
雖然主要針對高端應用,但在需要高精度電壓控制的消費性產品中,也有發展潛力。
3. USI的方案能否與其他電源管理IC搭配?
是的,方案設計具通用性,可整合多種電源控制晶片。
4. DAC引入是否會增加噪聲?如何解決?
確實可能引入數位噪聲,但可透過濾波與佈局優化有效抑制。
5. 未來是否會有更高分辨率或更低功耗的版本?
隨著技術演進,USI將持續推出更高階的方案,以滿足市場需求。
跟緊產業脈動
隨時掌握第一手產業創新科技、應用與深度新聞
訂閱 USI 部落格
隨時掌握第一手產業創新科技、應用與深度新聞
